编者按: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类型特殊,预后不佳,暂无有效治疗手段。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系统治疗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何突破,又有何困境呢?请听《肿瘤瞭望》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的采访。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访谈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类难治性疾病。我国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与国外白种人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三阴性乳腺癌其实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分子亚型分类,而是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等除外后的剩余部分。故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来可能会出现四阴、五阴性乳腺癌。不同于另外两种亚型,三阴性乳腺癌目前的系统治疗手段只有化疗——除化疗外,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还可进行内分泌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则有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可用,如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帕妥珠单抗、T-DM1等。
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最好的新辅助治疗方案能使约40%的患者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而除了这部分患者外,其他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故总体而言,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较其他分子亚型乳腺癌更差。所谓最好的治疗方案是以蒽环类和紫杉类为主的剂量密集型化疗。两个疗程的间隔时间缩短为两周或一周,如蒽环类两周给药方案或紫杉醇每周给药方案。
在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方面,情况也不乐观。目前尚未发现能用于临床治疗的、对三阴性乳腺癌总体预后有改善作用的分子靶向药物。在研的靶向分子包括HER-1、VEGF、PARP等,但并未有显著突破。目前看来,比较有希望的是抗血管生成药物。研究显示,抗血管生成药物能延长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提高客观有效率,但并不能延长总生存。辅助治疗临床试验得到的也是阴性结果。而在新辅助治疗领域,采用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相互矛盾。如德国的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其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较好,而美国的NSABP临床试验却不支持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