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10月17日,第七届国际血液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协和国际淋巴肿瘤论坛在津圆满落幕。本届高峰论坛聚焦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的进展、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特别邀请到EHA前任主席、意大利罗马 Sapienza 大学Robin Foà 教授出席会议进行主旨报告。在会上,本刊荣幸地邀请到Foà教授进行访谈,请他介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最新靶向治疗进展。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意大利罗马 Sapienza 大学Robin Foà 教授
《肿瘤瞭望》:您认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病是否会实现无化疗治疗?
Foà教授:我们正进入CLL治疗的新时代,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治疗,而且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已经不再是几十年来我们一直采用的以化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近十年来免疫疗法的崛起为CLL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发展。
目前,随着CLL发病机制和生物靶向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我们即将迎来CLL靶向治疗时代。其中,B细胞受体(B-cell receptor,BCR)信号通路在CLL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采用特异性地靶向BCR信号通路的药物有望用于治疗CLL患者。
因此,CLL最终将走向无化疗治疗的时代。在过去的一年里,一些国家已批准这些药物的使用,在不久的将来,这对于许多患者而言是即将成为现实的事情。由于这些药物大部分是口服药,所以也适用于老年患者。希望越来越多的患者能从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中获益。
《肿瘤瞭望》:部分经治疗的CLL患者对BTK抑制剂耐药,请谈一下其耐药的可能机制?
Foà教授:大部分患者对BTK抑制剂都有反应,原发性耐药极其罕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可能失去对这类药物的敏感性而产生耐药。有研究表明,小部分患者存在耐药相关的基因变突,我们现在也正收集那些在治疗中病情发生进展的患者,以检测其基因突变。从长远来看,这可能是肿瘤细胞的一种逃避的机制。目前这些新的治疗药物处于应用阶段,耐药问题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肿瘤瞭望》:除外BCR信号通路,您能指出一些其他的有效治疗CLL的分子靶向药物吗?
Foà教授: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和积极的探索下,不断涌现新的CLL分子靶向药物。除了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也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药物。BCL2在CLL患者中高表达,靶向抑制BCL2已成为可能。ABT-199作为第二代ABT药物,正在进行临床研究,其临床前期的数据非常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FDA将批准它用于临床。
另一方面,药物的联合使用是未来CLL治疗的趋势,目前主要是利妥昔单抗联合依鲁替尼或者苯达莫司汀,还有许多联合治疗方案正处于临床研究当中,其中包括无化疗方案,即由抑制剂类药物联合单克隆抗体或者再加用ABT药物组成的方案。
此外,新一代BTK抑制剂的发展,我们将迎来第二代BTK抑制剂,其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肿瘤瞭望》:目前治疗CLL的不同的新类型药物不断地涌现,而且它们能有效地治疗CLL患者,那么您认为目前是时候确定CLL预后风险指标了吗?
Foà教授:CLL预后风险评估非常重要。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已充分地认识到许多生物学指标可以预示CLL患者的预后。但关键的问题是,哪些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指标,什么时候应该检测。
目前随着新药的应用,CLL正在发生改变。过去,我们认为CLL最差的预后指标是del(17p)伴p53基因突变。现在,我们认识到CLL患者可以在无del(17p)的情况下发生p53基因突变。过去,对于del(17p)和p53基因突变的高危患者,如果患者符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要求,我们将给予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现在,这些新药对于此类患者也显示有一定疗效。
因此,目前所谓的预后指标的检测,其意义并不大,但是如有可能,主要还是del(17p)和p53基因突变的检测。del(17p)可采用FISH检测,该方法简便可行。p53基因突变则需要通过基因测序来诊断,并非所有的单位都可以进行。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我们应该先进行FISH检测,如果FISH的检测结果为阴性,那么应在治疗时,而不是在确诊与复发时进行p53基因的测序,这有利于我们优化资源配置。此外,理论上我们应对所有年龄阶段的CLL患者进行17p和p53基因的检测。虽然这是个难题,但是在新的药物即将广泛地应用的前提下,没有理由不让这些所谓的高危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尽早接受这些药物的治疗。
专家简介:

Robin Foà, MD 意大利罗马 Sapienza 大学血液科主任,EHA 前任主席,同时现任教育委员会和 EHA 外联主席,意大利血液学疾病-成人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工作组(GIMEMA)主席,研究方向包括急慢性淋巴增生性疾病的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学在诊断和监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细胞因子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作用,基因表达谱、基因芯片分析和新一代测序在急慢性白血病中的意义,以及针对血液学肿瘤的创新性治疗策略设计,担任 British Journal of Hematology 的副主编和 Haematologica 总编,已发表编辑 500 余篇/部论著、综述及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