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预后不佳。标准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化疗是PTCL一线治疗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案。在CHOP基础上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预后不佳。标准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化疗是PTCL一线治疗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案。在CHOP基础上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年恶性淋巴瘤(2023 ICML)国际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彭鹏教授带来了“靶向药物联合CHOP vs CHOP一线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II期GUIDANCE-03试验初步结果”的精彩报告。《肿瘤瞭望》特别邀请许彭鹏教授就此进行专访。
01
《肿瘤瞭望》:PTCL目前的总体疗效及预后不佳,CHOP+X是当前改善疗效的研究方向之一,那么用于PTCL治疗的靶向药物X主要有哪些?
许彭鹏教授:从目前来讲,PTCL整体的治疗效果不好,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说,采用经典CHOP治疗方案,仅5年的总生存率约3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PTCL患者5年时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为此,我们开展了一项CHOP+X的临床研究,针对不同基因突变的患者,加用不同靶向治疗药物,我们希望看到是不是有可能通过这样精准的靶向治疗,使PTCL患者在原有CHOP治疗方案基础上,疗效有进一步提升。
在研究中,我们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分别加用地西他滨(针对p53突变)、阿扎胞苷(针对TET2/KMT2D突变)、西达本胺(针对CREBBP/EP300突变)、来那度胺(除以上突变外的其他情况)。除了研究中这些靶向药物之外,CD30单抗维布妥昔单抗等一系列靶向药物也在临床应用中,同时也是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02
《肿瘤瞭望》:本次ICML会议上,您团队的一项研究(abstract 42)比较了CHOP+X与标准CHOP方案在PTCL治疗中的疗效差异,请您详细解读一下该研究?
许彭鹏教授:这项研究是一项实用性临床试验(pragmatic clinical trials,PCT)研究,针对不同具有分子突变的PTCL患者,加用不同的靶向治疗药物,通过对比经典CHOP方案,希望CHOP+X治疗方案有机会在完全缓解率(CRR)、生存上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研究共纳入96例患者,其中CHOP+X组48例和CHOP组4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体力状况以及预后风险组间相当。患者中位年龄63岁,绝大多数患者是老年患者,处于疾病晚期,国际预后指数(IPI)高危。
研究结果显示,与CHOP组相比,CHOP+X组患者CRR提升约30%。同时,虽然中位随访时间只有1年多,但是已经看到了在无进展生存(PFS)上的获益趋势,而总生存(OS)上目前还没有看到两组间的差异。在毒副作用方面,可以看到CHOP+X组血液学毒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会有所提升,但是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包括3~4级的感染等相关的非血液学毒性不良事件。所以,我们认为CHOP+X这种针对PTCL患者分型而治的治疗方法,值得未来进一步探索。
03
《肿瘤瞭望》:谈一谈复发/难治PTCL的治疗现状?以及西达本胺、维布妥昔单抗等药物在其治疗中的进展情况?
许彭鹏教授:针对复发/难治的PTCL患者,目前的治疗手段相较之前也更多了,因为有更多的靶向治疗药物可供选择,西达本胺和维布妥昔单抗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以我们中心的经验来看,虽然这两个药物都非常具有前景,而且都是疗效非常好的治疗选择之一,但是可能还需要在其基础上进一步联合化疗或其他靶向治疗,让患者获得更高的缓解率,从而有机会后续可以进入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进一步的巩固治疗阶段。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靶向治疗药物,可以和现有的治疗方案强强联手,让更多PTCL患者有机会看到治愈的希望。
许彭鹏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秘书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及抗淋巴瘤联盟青年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血液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秘书兼评审专家
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曾任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中心实验室副主任
第一或通讯作者在《Lancet Haematology》《Cancer Cel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