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肺癌领域两年一届的盛会,第16届WCLC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肺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大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圆桌会就是其中之一,4、5位专家受邀围绕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在此,我们特邀“局限性肺癌治疗”圆桌会的主席、来自加拿大的Gail Darling教授给我们分享此会的精彩内容。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局限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存在很多争议,这次大会上有没有提出比较有意思的新观点?
Gail Darling:这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争议,其中之一就是局限性肺癌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局限性肺癌患者到底应该选择手术治疗还是放疗?目前没有头对头的随机临床试验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有三项随机研究试图解答这个问题,最后都因为入组失败而提早关闭。最近报道的两项相关临床试验认为放疗比手术治疗好,但是这些研究仍然缺乏说服力,我对该结论持怀疑态度,我们仍然需要真正大型的临床试验证实这一点。对于局部晚期肺癌,例如IIIA期肺癌,存在的争议就是手术治疗是否有价值。有些试验认为手术不能延长该类患者的生存,但还有一些试验认为手术在某些特定的人群中有一定的治疗意义。还有一些争议就是关于术后辅助性化疗,以前的一些研究认为术后给予放疗对I或II期患者有害,而对于III期患者,放疗也许能控制局部症状,但不能改善总生存。但是由于该研究较早,放疗以及手术治疗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今,这个问题再次被提出来,IIIA期患者是否可以给予术后放疗?欧洲有一项相关的大型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因此我们期待该研究的结果回答这个问题。这也是大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对于已经侵犯了大血管的T4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否还有手术的价值?怎样才是合理的治疗呢?
Gail Darling:我认为是的,T4期肿瘤的位置较为凶险,患者的预后更多地取决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而不是肿瘤的部位,因此如果能够完整地切除肿瘤,保证切缘阴性,我认为手术对该类患者有治疗价值,尤其是对块状型肺癌来说。而对于有纵隔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手术并不能改善其预后。依靠先进的手术技术,我们可以安全地切除大血管并进行重建。因此,我认为这类手术是可行的。对于侵犯了血管或椎体等常见部位的T4期肺癌患者,需要进行全身评估以排除其他转移性疾病,比如PET-CT和脑MRI等,他们同样需要进行利用纵膈镜或EBUS-TBNA造影进行纵隔淋巴结转移分期,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证据,且能够完整切除肿瘤,还是应该给予手术治疗。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该类患者术前是给予放化疗还是单独化疗。我认为这取决于原发肿瘤的位置,例如,对于以前接受过放疗的血管浸润性患者,手术可能并不适合,而对于其他非中心浸润的晚期患者,放化疗之后进行手术还是很安全的。
对于侵犯胸壁的肿瘤,是否都应该按肺上沟瘤来治疗呢?这部分患者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策略是什么?
Gail Darling:不是这样的,很多人认为应该像治疗肺上沟瘤一样联合术前放疗或放化疗。我认为放化疗联合可能具有合理性,一方面化疗可以治疗肿瘤,而放疗具有增敏作用。当然这缺乏相关证据,但我认为可以考虑。是否采取该治疗还是取决于肿瘤的浸润深度,如果侵犯胸壁的范围较小,且可以做到手术完整切除,那么术前放化疗并不能获益。肺上沟瘤很难做到切缘阴性和组织重建,因此术前进行放化疗缩小肿瘤很有必要。如果肿瘤只侵犯一处肋骨,术前辅助治疗并没有必要,而对于侵犯了3、4根肋骨,那么可以考虑这种治疗模式。